栏目分类
中国还没来得及对黄岩岛吹填,就有人捷足先登,对南海三大岛下手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6:32 点击次数:92
南海,这片资源富饶的海域,诱惑着周边国家伸出贪婪的双手。其中,越南凭借着地理优势和雄心壮志,早已将目光紧紧锁定在这片海域之上。
越南对我国的岛礁,一直都有所觊觎,甚至在我国还没有来得及对黄岩岛进行吹填,越南就捷足先登,开始对我国南海三大岛进行吹填。
越南对南海的野心,首先源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。据估计,南海蕴藏着数百亿桶石油和数万亿立方米天然气,这些资源足以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数十年。对于越南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,南海无疑是一座值得争夺的宝库。
越南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南海进行油气勘探,并且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加大开发力度。南海的油气收入已经成为越南经济的重要支柱,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当大一部分。可以说,南海已经成为越南经济命脉所系。
除了经济利益,南海在军事战略上对越南也具有重要意义。越南国土狭长,北部和南部经济中心距离遥远,中间又被细长的土地连接,这种地理条件使其在面临外敌入侵时极易被"切断"。而控制南海,就等于在东南方向拥有了一道天然屏障,可以将潜在的威胁远远挡在国门之外。同时,南海也是通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,谁控制了南海,谁就掌握了进出这两大洋的咽喉要道。
历史的烙印也在越南的南海野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,越南曾多次遭受外敌从海上的入侵。19世纪,法国殖民者从南海登陆,将越南纳入其殖民地版图。二战期间,日本也曾一度占领越南。
在随后的印度支那战争和越南战争中,美国更是利用其海上优势,对越南实施封锁和打击。这一系列的历史教训使越南深刻认识到,谁控制了南海,谁就掌握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权。因此,对于越南来说,在南海问题上采取积极行动,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,更是为了捍卫国家安全和主权尊严。
越南在南海的野心,首先体现在其大规模的吹填造陆行动上。越南在岛礁上的吹填造陆行动,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其实际控制的面积,更是为了为后续的军事建设和人员驻扎创造条件。在填海造陆的同时,越南也在这些岛礁上修建了各种设施,包括港口、机场、雷达站等。
例如,在永暑礁上,越南修建了一条长约3000米的跑道,可以起降各类军用飞机。在渚碧礁上,越南则建造了一个直径约20米的雷达天线,用于监视周边海域的动向。这些设施的建设,标志着越南在南海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强化,其控制南海的能力也大幅提升。
除了硬件设施,越南还采取了"以人占岛"的策略,通过向岛礁派驻人员的方式,进一步巩固其实际控制。越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鼓励渔民和公务人员到这些岛礁上定居。据报道,越南已经在南沙群岛的11个岛礁上派驻了常驻人员,总数超过1000人。这些常驻人员不仅从事捕捞等经济活动,也承担了巡逻和守卫的任务。通过这种"人海战术",越南实现了对这些岛礁的实际占领和有效管控。
与此同时,越南还在加紧对这些岛礁的军事化进程。除了修建军用设施外,越南还在岛礁上部署了各种武器装备,包括大口径火炮、导弹发射车等。据报道,越南已经在南沙群岛部署了多套"铠甲-S1"岸舰导弹系统,其射程可达300公里,足以覆盖整个南沙海域。此外,越南空军也频繁出动战机在南海上空巡航,展示其空中力量。
在南海争端中,越南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,还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手段,试图为其在南海的行动争取国际支持。其中最突出的,就是将南海资源开发国际化,拉拢其他国家介入南海事务。
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越南就开始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。它将自己声称拥有主权的海域划分成了多个区块,并邀请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勘探和开采。据统计,至少有60多家来自20多个国家的石油公司先后在南海参与油气开发,其中不乏美国、俄罗斯、日本等大国的企业。
在外国石油公司的参与下,越南在南海的油气开发取得了长足进展。据估计,目前越南在南海的日产油量已经超过30万桶,占其国内原油产量的近三分之一。这些收入不仅为越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,也极大地提升了其在南海问题上的谈判筹码。
与此同时,参与南海开发的外国公司,也成为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盟友。每当南海争端出现新的变化,这些公司所属的国家政府,都会对当事国施加一定的影响,试图维护自身在南海的利益。
除了拉拢外国势力介入南海开发,越南还试图在法理上为其南海主张提供依据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就是越南对历史的"翻案"。长期以来,越南一直否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,声称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越南领土。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,越南官方的立场却恰恰相反。
早在20世纪50年代,时任越南总理的范文同就曾公开表示,"南沙群岛等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"。而在1958年,越南外交部还曾发出照会,对中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表示赞同和支持。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越南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。
为了给自己的领土主张寻找法理依据,越南不惜对历史进行"翻案"。他们声称,早在18世纪,越南的阮朝皇帝就派人到南沙群岛测绘并立碑宣示主权。但大量的史料表明,直到20世纪初,南沙群岛才首次出现在越南的地图上,而且当时越南对其并没有提出任何主权声索。
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举措,无疑极大地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。通过在关键岛礁上的吹填造陆、常驻人员派驻和军事部署,越南实现了对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的实际控制。这不仅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经济资源,也大幅扩展了其在南海的战略纵深。然而,越南的这些举动,也引发了周边国家,特别是中国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应。
事实上,早在越南大规模吹填造陆之初,中国就已经提出了严正交涉。中国一再强调,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,越南在岛礁上的活动是非法的,无法改变南沙群岛的领土归属。随着越南在南海的存在感不断增强,中越之间的摩擦也日益加剧。双方不仅在外交场合针锋相对,在南海海域也多次发生对峙和冲突事件。
面对越南的咄咄逼人,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。在外交上,中国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,阐明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,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。在军事上,中国加强了在南海的存在和巡航,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权益。2012年,中国海监船在黄岩岛海域与越南海警船发生了长达数月的对峙。2014年,中国在南海举行了大规模海上军事演习,展示了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能力。
南海问题的最终走向尚未可知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既取决于当事国,特别是中国和越南的战略抉择,也取决于域外大国在地区事务中扮演的角色。越南在南海采取的"蚕食"策略,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收到一些效果,但从长远来看,却可能陷入"零和博弈"的怪圈,损害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作为南海争端的核心当事方,中国和越南理应以大局为重,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分歧,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问题的解决。

